《孩子,你好吗?》

记录片以探讨不同的教育模式为主轴,带领观众看见不一样的教育,让家长以及关注教育的社会人士找到平衡点,以更好的方式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这4集的纪录片将以分享的角度去展现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吹捧也不批判它们的好与坏,因为实际上好与坏的判断也是相对的、无常的,不会究竟恒常不变。 我们希望片子能够引起父母的反思、关注、讨论,或为他们埋下一颗小种子,认真地去思考了解到底我们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0
Episode 1 :

我的名字叫李心洁

0

首集追踪对象是李心洁,纪录片将剖析她做为现代母亲的各种面向。心洁带着大家回到她成长的家乡-马来西亚吉打州,追忆她儿时那段拥抱大自然和快乐嬉戏的童年,那也是促成她一生得以无所畏惧、忠于自己生活态度的地方。

之后,延伸到她在城市里的日常生活,回顾她从20多岁把继女带在身边照顾,至40岁怀孕再生下两个双胞胎儿子的心路历程,分享了当中的苦与乐,还有生活里值得去学习、成长和启发的人事物。

纪录片也将探讨她身为一位现代女性,如何在忙碌照料家庭之余,还能找到平衡点,继续拥抱自己热爱的表演与慈善工作;同时,也能顾及到修心的重要性,不忘静心打坐、画画和创作等。心洁时刻保持正面心态、自在心情,及以自由心灵去拥护她爱的人与事。

陈胜吉
  • 电影导演 / 编剧 / 电影摄影师
  • 导演:《我的名字叫李心洁》

出生于吉隆坡, 拥有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学士学位的陈胜吉,擅长编剧、导演、摄影,且多次参与本地与台湾影视作品的幕后制作。

2013年,他从台湾返马后持续创作,其编导的《33°C深夜KK》横扫BMW短片竞赛首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奖项。凭借着电影企划《分贝人生》以及《风和日丽》,他两度拿下金马创投百万首奖的导演。在2017年,电影《分贝人生》更是让他首获提名入围金马奖最佳新导演。

1
Episode 2 :

山顶小屋

1

山顶小屋是位于吉隆坡城市中心一间以华德福教育为基础教学的幼儿园,创办人奥黛莉校长多年前有感社会小孩自杀事件提升而思考现代体制教育的问题。由于本身一直关注儿童议题,她决定从事儿童教育,希望自己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个有爱的学习环境。

华德福是由创建人智学理论的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所成立的教育体系。是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体系主张按照人的意识发展规律,及相应的成长阶段来设置教学内容。

在片中奥黛莉校长与我们分享华德福教育理念与延伸出来的教学模式。我们也透过学校孩子的生活,感受到那份从自然,自由,温和,没有指令的玩乐中与不同年龄孩子一起探索和创造的学习过程。片中同时也从家长的角度,分享接受非主流教育的心态和接受提倡身心灵平衡发展的教育后,对自己和孩子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启发。

李心洁
  • 演员/ 歌手 / 监制
  • 导演:《山顶小屋》

李心洁出生于马来西亚,是一名演员、歌手、画家、作家、监制和全职妈妈。早在高中期间,在张艾嘉导演的新人招募比赛中被发掘,并签约于台湾滚石唱片公司,之后开始发行唱片和参与多个广告的演出。

首部担任女主角的电影《爱你爱我》夺取得2001年德国柏林电影节最佳新演员奖。凭电影《见鬼》夺无数个最佳女主角奖。 2012年曾担任台北电影节评审之一,2017年担任金马奖评审,2016及2017年担任第一届及第二届马来西亚电影节之亲善大使 。首度出任监制的电影企划《富都青年》入选金马创投会议,并获颁FPP前瞻视野奖。凭着在艺术界的多年经验,这纪录片会是她的新尝试,也是第一部亲自导演的作品。

2
Episode 3 :

鸵鸟骑士

2

「在家上学」最初流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种父母在家自主安排教育的成长方式。这种教育的灵活性,促使孩子的成长变得非常个性化。这一集将透过两个不同背景的家庭去了解各自的父母,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小孩。

第一个家庭的父母喜欢大自然,他们常透过大自然教导小孩,让小孩自己学习与大自然连结、与自然生物相处。过程中,我们会看见小孩们与大自然的互动,面对野生动物时,如何克服心中的恐惧,慢慢变得更勇敢,更有爱心。

第二个家庭的父母相信每个小孩都应给予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去探索自己喜欢做的事。过程中我们会看见小孩们如何在自己的空间里学历观察和独立思考。观众也会看见父母扮演的角色,如何陪自己小孩克服困难,一起成长。

池家庆
  • 导演/ 编剧/ 监制
  • 导演:《鸵鸟骑士》

马来西亚导演。 2007年开始参与监制、执导、制作和编剧,作品涵盖电影、电视电影、处境喜剧和广告等。2010年完成第一部电视电影《媒人帮》获马来西亚2012年金视奖「最佳节庆特备」。 2011年执导的电视电影《哈比全家福》也入围了亚洲电视大奖最佳剧本,之后他执导的《聚宝盆前传&续集》(2013) 也入选第十九届上海电视节参展作品。2014年参与执导的《夺命游戏2》入选西班牙Zoom Festival最佳导演和最佳电视电影。同年,《惧场》入围第25届Festival Filem Malaysia 最佳新晋导演、最佳剪接和最佳非马来语言本地电影。 2016年,他第一部编导的电影《嗨!神兽》剧本入围了香港国际电影节主办的”早鸟新导演启航计划“,并在2020年电影《嗨!神兽》入围台北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

3
Episode 4 :

我是谁

3

马来西亚政府分别于1962年与1966年在西马和东马推行义务小学教育,凡年满七岁之适龄儿童均应入学。小学学制为六年,课程主要在培养学生具有读、写、算之能力,同时具有初级自然、人文、社会知识。

 

国民型教育是马来西亚大部分家长为孩子选择的教育体系。这个制度除了繁重的课业,还有是以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的能力。这促使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都以分数来衡量一切。

 

家长 – 孩子 – 老师这三个相附依存的关系,究竟在这个偏执的制度中,如何取得平衡并生存呢?本片将走入国民型华小,拍摄几位新生代的老师,看他们如何在僵硬的体系和重重限制下,默默耕耘,用无限的耐心和爱心创造出有趣、灵活且具启发性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忱。

 

陈胜吉
  • 电影导演/ 编剧 / 电影摄影师
  • 导演: 《我是谁》

 

出生于吉隆坡, 拥有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学士学位的陈胜吉,擅长编剧、导演、摄影,且多次参与本地与台湾影视作品的幕后制作。

 

2013年,他从台湾返马后持续创作,其编导的《33°C深夜KK》横扫BMW短片竞赛首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奖项。凭借着电影企划《分贝人生》以及《风和日丽》,他两度拿下金马创投百万首奖的导演。在2017年,电影《分贝人生》更是让他首获提名入围金马奖最佳新导演。